长安:向500万进军

2024-01-19 86608阅读

2023年,对于中国车市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是激流勇进、奋起向上的一年。2024年伊始,无数中国车企怀揣着乘势而上的远大目标和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,已经开始了全新的征程。

1月16日,2024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盛大召开。会上,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再一次明确了企业的发展目标,2024年集团销量280万辆。其中自主板块销量220.4万辆,新能源销量75万辆,海外销量48万辆;到2025年,长安集团整体年销量要达350-400万辆规模,其中新能源车120万辆,海外销量70万辆;到2030年则进一步提升至500万辆年销量规模,新能源车占到其中的300-350万辆,海外销量120万辆。朱华荣表示,届时长安汽车将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。

年销量500万究竟意味着什么?在2023年全球各大汽车集团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中,预计只有五家企业能够年销量过500万辆。

年销量500万意味着长安企业规模进入世界车企前十,意味着品牌的发展将会呈指数级增长,体系化和规模化也将成为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,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。

那么长安提出500万辆销量目标的“底气”是什么?这或许可以从长安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中找到答案。

1

“三大计划”齐头并进

对于长安来说,刚过去的2023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,不仅是企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之年,更是以数智科技占位新汽车新赛道的重要转折节点。

在2023年,长安交出了一份不错的销量成绩单。2023年全年销量255.3万辆,其中,自主品牌销量209.8万辆,同比增长11.9%;新能源销量48.1万辆,同比增长69.2%;海外销量35.8万辆,同比增长43.9%;收入2424.5亿元,同比增长12.8%。

这正是因为“三大计划”贯穿在长安汽车转型的每一步中,并且充分释放发展势能,推动长安全面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。随着新能源“香格里拉”计划进一步深入,在深蓝、阿维塔、启源“三架马车”加持下,长安新能源的产品导入和升级节奏在明显加快,也意味着长安对新能源市场发起全面进攻。

一直以来,长安坚持在各个市场持续深耕,打造每个细分市场的明星单品。今年一季度,全球首款增程皮卡长安猎手将开启交付;二季度,深蓝硬派SUV G318将正式上市;三季度,阿维塔旗下第二款SUV E15、深蓝C857、长安凯程G393将正式亮相;四季度,新汽车CD701、阿维塔中型轿跑 E16、长安启源C798、长安马自达J90A等将加入产品阵营,实现智能电动车的快速上量。此外,按照计划到2028年,长安汽车共将推出30余款新能源产品。

面向未来的品牌布局和产品矩阵,不仅代表了长安对汽车行业未来走向的思考与积极迈进,也意味着长安在新汽车时代找到了自己的进攻节奏。

2

核心技术才是“决胜武器”

正所谓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在加速转型的过程中,朱华荣坚信“先进制造业必须掌握核心技术”,长安汽车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持续加强技术创新。

据悉,以SDA智能数字化平台为底层技术支撑,长安汽车打造出了六层智慧架构,构建全环境感知能力、全域服务化能力与多维自进化能力,为用户提供自在省心的数智体验。

基于此,长安重新定义了“新汽车”的四大标准:硬件可插拔(实现换芯不换车,让用户像拼乐高一样玩车)、场景可编排(1000+服务化借口,满足各种场景的随意自定义)、生态可随需(提供X-Port、智慧坞等硬件链接产品,支持硬件无缝接入)、系统自进化(Quark智算中心加持,让车辆实时进化,越开越聪明)。

并且按照长安汽车规划,到2025年,长安汽车将在新能源、智能化、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,智能化、软件及新能源研发人员超1万人。毫无疑问,“新能源”、“智能化”、“数字化”俨然已经成为了长安转型的决胜武器。

长安深知,电池技术是新能源车发展的根基之一。在2023广州车展上,长安宣布正式进军电池自研领域,自研电池品牌命名为“金钟罩”。其电池战略规划也很快“开花结果”。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、深蓝汽车共同合资成立的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,正式迎来首款电芯产品下线。该电芯也是长安金钟罩电池的标准电芯之一。

随着自研电池技术的突破,长安旗下的电动车型或能在价格和续航补能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。这标志着长安汽车在产品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上迈出了重要一步,也充分展现出长安汽车全面进军动力电池赛道的实力和决心。

长安计划到2030年,推出液态、半固态、固态等8款电芯。首款CTV技术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,实现成组效率86%;长安计划通过技术、产品、商业模式的拓展,以“能源”为主线,打造完整的可再生能源生态圈,形成能源生产、存储与利用的产业闭环,实现全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。

值得关注的是,长安汽车在2023年与宁德时代、赣锋锂业、蔚来汽车三个行业顶尖企业开展合作,涉及了动力电池研发、电池产业链、换电站等一系列新能源发展要素。通过更加开放的合作模式,长安将进一步降低转型风险,提升技术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。

无论对于是“新汽车”标准重新定义,还是“金钟罩”及未来发展规划的发布,还是更加积极开放的合作姿态,都代表着长安汽车在加速新能源转型过程中迈出的坚实步伐,其也势必将在新能源领域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变革。

3

必须承认,在新能源、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中,长安已经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,但未来对于长安汽车的挑战仍然不小。2024年的汽车市场只会更“卷”,但最内卷时代正是大机遇时代,朱华荣判断“2030年国内预计生产汽车3700万辆,其中,中国市场销售3000万辆,出口海外700万辆;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,未来5年平均增速13%。”

长安汽车深知只有加速“走出去”的步伐,拓展海外发展的新空间,才能赢得新的增量市场。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,长安汽车发布了其国际化的发展战略“海纳百川”,坚持“无基地、不海外;无海外、不长安”。根据规划,到2030年,长安汽车海外市场投资将突破100亿美元;海外市场年销量将突破120万辆,达到集团500万辆销售目标的24%;海外业务从业人员将突破10000人。

长安:向500万进军

目前,长安在全球设立了73家子公司、22家工厂,销量遍及63个国家和地区,与9300多家全球经销商建立伙伴关系。并且在技术研发方面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,在中国、美国、德国、英国、日本、意大利构建起“六国十地”全球研发布局,已经先后成立了16个技术、产品研发中心以及17家科技公司,组建了1.7万人的技术研发团队,掌握了智能低碳核心技术600余项。

随着2024年新征程开启,长安面向“数智新汽车”时代的大棋局已经开启,其必将充分发挥在战略布局、技术研发、合作体系方面的潜力和实力,抓住未来两年的重大发展期,在累累硕果的基础上再攀高峰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顺平汽车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